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向前走吧,台灣的音樂產業

前陣子看到TechOrange的一篇文章,探討的是美國流行音樂榜Billboard計分的新規定,真是讓我感觸良多。我一直是很愛音樂的人,國中開始聽的音樂像是李宗盛、周華健、張雨生、動力火車等等歌手都是華語樂壇的長青樹,這些人唱的歌曲旋律清新、譜詞動人,陪伴我走過了許多日子。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,台灣的華語音樂開始走下坡,唱片銷量萎縮,有實力的歌手們不再出現,取而代之的是粗製濫造的CD,一片只有兩首主打歌,其餘八首(以前也不只10首的)全都是包裝過度卻不值得一聽的歌曲,加上一堆煩人海報和贈品強迫銷售給消費者。新曲形式也漸漸一成不變,除了情歌還是情歌,不知不覺中台灣人不聽台灣音樂了,轉而投向韓國音樂、日本音樂、美國音樂的懷抱。

其實台灣的華語音樂產業曾經輝煌過,在整個亞洲,台灣以外的華語歌手想要得到市場的認可,非得先來台灣闖出一片天才能被認同,像是孫燕姿、林俊傑等等,就連當紅的香港歌手,也一定要到台灣發個國語專輯才能算是全方位的藝人,為甚麼小小的台灣能夠擁有如此強的公信力?

歷史背景
在1970年代,台灣人民遭逢一場巨大的外交挫敗,中美斷交。那時候的台灣還是一個有美軍駐紮的時代,年輕人耳裡聽的,嘴裡唱的,全都是西洋的音樂,美國走了以後,台灣的有志青年們覺得失去了安全感。


台灣需要創造自己的文化


於是臺灣歌壇發起了一場所謂的"民歌運動"。非常多的年輕人拿起筆寫自己的詞,抱起吉他唱起自己的歌,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未受過正規音樂訓練的流行歌曲愛好者,創作在西餐廳、校園演唱,並出版歌曲。這些人的創作引起了社會各階層尤其是青年的強烈反響。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1981年,臺灣把這個時代稱為“民歌運動”時代。

政治背景
這樣的氛圍直到1987年台灣解嚴,又進入了另一波高峰,文藝青年們像脫僵野馬般,激發出更多的創作靈感,各式各樣的歌曲百花齊放,遍地開花。有人覺得奇怪為甚麼大陸擁有13億人口但華語音樂卻一直沒有台灣優秀,正是因為他們缺少了自由民主的空氣,這正是我們最大的優勢。

而現在的台灣音樂,似乎已經不敵數位化的威脅

1997年台灣流行音樂產值 150億元
2008年已經萎縮到15億元

唱片公司們把矛頭指向了"盜版",但我不以為然,Mr. Jamie寫過一篇文章在講音樂產業,我覺得相當有道理,唱片公司們要做的,是改變,而不是躲在自己的城堡裡拒絕跟上時代的潮流。看看美國的數位音樂產業市占率已經超過30%,其中的龍頭就是耳熟能詳的iTunes,剛開唱片大老們對於這種數位音樂通路也是嗤之以鼻,但隨著iPod、iPad等等隨身裝置以及網路普及的趨勢影響下,就連EMI、Universal、Warner Bros等唱片大公司也起身加入了數位音樂的行列,我相信台灣依然擁有華語音樂第一的實力,只是少了一些嘗試新事物的勇氣,曾替公共電視製作六集<聽時代在唱歌>記錄片的野火樂集總監熊儒賢估計:

「全世界80%的華語音樂都是在台灣創作的」

台灣,加油!   向前走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