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

人生該留白


我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小故事

在台大校園中,有一個破破的鍾,叫做傅鐘


傅鐘據說一小時一響,但一天只敲 21 下。
為啥咧?古早的傅鐘碼,是人工去敲的,這個工讀生叫做俞大維,他常常忘了敲鐘這件事情,所以傅鐘亂敲不是24 響,而是21下,整整少了三下之多。偏偏,大維是傅斯年的妹婿,能哪他怎麼辦呢?
所以傅斯年為了顧全他的面子便這麼說了:


        「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,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。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, 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

這句話非常值得玩味,沉思和發呆只有一線之隔,但究竟是誰,或是到底要如何來區別沉思和發呆的差異? 三小時可以做很多事情,可以寫一篇文章、運動、改改code、或是讀半本書,即便拿來沉思似乎都顯的太長,難道一個堂堂國防部長(注)是因為偷懶所以一天總是少敲了三下鐘嗎?

注:俞大維(1897年1月11日-1993年7月8日),中華民國軍事、政治人物,浙江紹興人,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。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、國防部部長等職,八二三砲戰即在其任國防部部長時發生


我發過一篇文章叫做人的本質,想說的事其實跟敲鐘概念很雷同,節錄其中一段

為了童叟無欺而童叟無欺,跟為了廣開財路而童叟無欺,結果上是一樣的,而中間卻有天大的差異。 站在內心深處的湖水旁,怎麼樣問都得不到答案,人心廣闊而深邃,看似清澈,卻又深不見底。 所以人的本質是孤獨的,但這不是一般人眼中的"孤獨",這是一個與自己面對面的孤獨,湖水旁沒有別人,也不會有別人,這裡就是與自己對話的地方。

觀察倒影是個好方法,看看過去的自己,為了甚麼生氣、為了甚麼開心、在甚麼樣的場合最能放鬆自己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是否感到安心。人在當下的反應是很直覺的,行為代表甚麼意義常常是事後才恍然大悟。接著,探索未知的地方,有沒有什事情還沒嘗試過、有沒有久未聯絡的好友,就這樣慢慢的、慢慢的.....

有一個朋友最近接觸了禪修這個東西,她非常為之瘋狂,常常告訴我今天又發生了什麼神奇的妙轉,她已經大力邀請我參加她的禪修好一陣子了,因為人情壓力加上自己也是很好奇的關係,我嘗試了生平第一次的禪修。這禪修在幹麻? 說穿了只是買張墊子,一群人聚在一起發呆(好吧 沉思),再放點背景音樂,而這樣的禪修,是會"升級"的。所有的人一開始都是最低等的,要經過每日定時禪修一段時間後再由師父開示,合格了就會升級,好像在打RPG一樣。聽起來很難理解但有一個核心概念是很棒的,就是"升級"

我們都能當一個很優秀的員工,盡力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,更優秀者甚至下了班還會進修學習,總覺得會更多,似乎路就更廣。只要不用思考,一切的事情都變的簡單,順從別人的指令,活在某個層級,隨著時間流逝早就忘記了如何聆聽內心的聲音。到最後,我們成為的是一個好用的人,而不是有用的人,這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獨立思考的能力,能不能懷疑任何現有的體制,能不能鼓起勇氣作出改變

所謂的自我提升不能只停留在橫向的擴展,而要更往上思考,謝家華有能力拿博士學位,進入Oracle當工程師,而他只覺得那是天底下第一無聊的事情,雖然有點臭屁,但我欣賞他的勇氣還有毅力。就算他再天才,如果他不願跳脫當員工、領薪水的框架,至今可能他還是Oracle中的一個工程師,當然也不會有Zappos的存在,不會出現這種創新營運模式,更不可能影響數以百計的人,人的格局,就在這裡

傅斯年先生的話沒有給我們特定的目標去達成,而是留下空白給我們,白光看似平淡無奇,卻是擁有最多原色的光線,他告訴你,不要急著做事情,先享受空白,感受空白,與空白對話。三小時的意義不在於時間的長短,而在於份量

由沉思,讓自己更昇華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